破冰之旅紐約愛樂在北韓 藍光BD


詳細規格    價錢(售價)   哪裡買
指揮:馬捷爾LorinMaazel演出:紐約愛樂NewYorkPhilharmonic

破冰之旅紐約愛樂在北韓 藍光BD / The Pyongyang Concert
2007年夏天,紐約愛樂收到一封前所未有的邀請函,韓戰結束50多年後,北韓首次邀請美國樂團到北韓演出; 2008年2月紐約愛樂赴約,與世界共同體驗歷史的一刻, 當樂團演出韓國民謠「阿里郎」時,不禁讓全場聽眾眼眶泛紅,一切的仇恨,透過音樂,在此刻化為烏有。

內容簡介:
北韓與美國始終處於敵對狀態,自美國與蘇俄的「冷戰」結束之後,北韓公認是國際社會最難以預測的火藥庫之一。前陣子受矚目的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自前往北韓,被囚禁在北韓的兩位美國記者因而獲釋。而紐約愛樂,在2008年2月26日北韓的演出,更可以形容為「入虎穴」。之所以選上紐約愛樂,關鍵在於這個交響樂團是北韓政府點名的。北韓方面也宣佈,當天將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文藝表演活動,歡迎紐約愛樂的來訪,此舉令全世界對這場音樂會相當期待。
包括團員、工作人員、媒體近300人浩浩蕩蕩地搭乘專機抵達平壤,團員在踏上平壤的土地之際,共同想法是「我們做夢也沒想過會去北韓」。光是馬捷爾率領紐約愛樂成員在停機坪的大合照,就是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了,更不用說此行的目的 一場水準之上的音樂會。
這張DVD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2008年2月26日紐約愛樂在東平壤大劇院的音樂會實況錄影,會場兩邊豎立著美國與北韓的巨幅國旗,其中許多人佩帶印有北韓國父金日成肖像的徽章,即使金正日並沒有出席音樂會依然不難看出這場音樂會的不尋常。這場錄影不僅畫質清晰無比,曲目也經過一番挑選,首先以北韓國歌「愛國歌」與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開場,最後以大韓民族傳唱超過600年的韓國民謠,「阿里郎」做為結尾。
或許是國情不同、或許是共產主義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特色,絕大部分聽眾都始終是板著臉孔、正襟危坐的,直到「阿里郎」一出現,台下冰凍似的反應才似乎有了融化的跡象。最後台下的聽眾不僅起立鼓掌長達五分鐘,也向台上的團員揮手道再見,而台上的樂手也以熱情的揮手回應,這個畫面相當令人感動,這不僅是空前,也恐怕是絕後。
DVD的第二部分則是名為「美國人在平壤」的紀錄片,紀錄這場音樂會從誕生到完成的種種細節,以及一些團員的心得訪談,精彩程度不輸給音樂會本身。這份紀錄片透露出很多訊息,其中是讓我們一窺北韓這個神秘的國家。即使是看著城市的街景,那已經是很難得的體驗,這是一個樂手獨自離開下塌飯店幾百公尺而已,就會被警察限制返回,不准與市井小民聊天談話的國度,即使如此,紐約愛樂的團員還是與接待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雖然他們此次出訪北韓是當今困難度最高的政治冒險活動,或許至今他們也不清楚這趟北韓之行是否改變了什麼,但是樂團總監柴林.梅塔在紀錄片的最後所說的這幾句話,或許也是大部分紐約愛樂團員的內心話:「我不知道,在我們離開了之後,我們的新朋友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我很想知道。」



~破冰之旅~ 紐約愛樂在北韓 / 徐鵬博 文

如果我是西洋現代史教科書的編審者,我會把這場音樂會列入教材之中,它太重要了,而且有點不真實。這是紐約愛樂第14589場演出,也是紐約愛樂在北韓的第一次演出。
一直到截稿為止,北韓與美國(或者應該說,以美國為老大哥的『自由世界』)始終處於敵對狀態,自美國與蘇俄的「冷戰」結束之後,北韓公認是國際社會最難以預測的火藥庫之一(核武問題一直是個關鍵)。前陣子頗受矚目的一則新聞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自前往北韓、做足面子,被囚禁在北韓的兩位美國記者因而獲釋。這麼說來,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紐約愛樂,在2008年2月26日晚間於北韓首都平壤的東平壤大劇院(East Pyongyang Grand Theatre)演出,更可以形容為「入虎穴」。
如果您還有印象的話,2008年2月11-13日紐約愛樂來台,在台北與高雄總共演出三場。國內報載提到這是他們由音樂總監馬捷爾率團抵台的久違演出(馬捷爾於2002年接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一職)。沒錯,這趟紐約愛樂的亞洲巡迴演出確實吸引全世界各大媒體的目光,CNN為此製作超過一小時的專題報導;不過焦點並不在台北和高雄,也不在之後的香港和北京,而在結尾的平壤。紐約愛樂並非第一次擔負外交的重責大任:早在1959年,指揮伯恩斯坦曾經以文化交流之名,率領紐約愛樂到前蘇聯演出(不能否認也有一絲展示國力的意味),那次他們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等地巡迴三個星期,前蘇聯的機關報「真理報」對他們精彩的演出大表讚嘆不已,而蕭士塔高維契更是親自出席伯恩斯坦演出其第五號交響曲,演出結束之後還上台祝賀。
美國與北韓長期處於緊張的衝突關係,即使是2007年六方會談完成之際,沒有人能說得準兩國之間實際上是否不再交惡。會談之後,美國與北韓的六方會談團長在德國柏林進行會晤時,北韓的團長,也就是外務省副相金桂冠向美方代表、美國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希爾(Christopher Hill)提出,基於文化交流,北韓(由朝鮮文化省和藝術交流協會)有意邀請美國交響樂團前往平壤演出,美國國務院確認了來自北韓政府的邀請函,而華府對此項善意樂觀其成,因此紐約愛樂在兩國的共識之下順利成行。之所以選上紐約愛樂,關鍵在於這個交響樂團是北韓政府點名的。北韓方面也宣佈,當天將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文藝表演活動,歡迎紐約愛樂的來訪;而北韓國營電視台將會現場直播紐約愛樂在平壤的音樂會。想當然爾,對於這場音樂會現場直播有興趣的,不止北韓而已。
包括樂團的樂手、工作人員、行政人員與外國媒體記者,近300人浩浩蕩蕩地搭乘韓亞航空公司的包機,於25日下午自北京抵達平壤,向來巡迴世界演出經驗豐富的樂團成員,在下飛機、踏上平壤的土地之際,難掩心中的興奮,許多人心裡的共同想法是「我們做夢也沒想過會去北韓」。光是馬捷爾率領紐約愛樂成員在停機坪的大合照,就是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了,更不用說此行的目的──那場一切都在水準之上的音樂會。
這張DVD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2008年2月26日紐約愛樂音樂會的實況錄影,在東平壤大劇院之中,會場兩邊豎立著美國與北韓的巨幅國旗,北韓男士身著西裝,女士們身著傳統朝鮮服飾,其中許多人佩帶印有現任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之父、北韓國父金日成肖像的徽章,即使金正日並沒有出席音樂會(據推測是美方在這場音樂會裡並沒有高階政府成員出席),依然不難看出這場音樂會的不尋常。這場錄影不僅畫質清晰無比,曲目也經過一番挑選,除了突顯該樂團在美國音樂界的重要地位之外,更考量了這個特殊的時空場合:首先以北韓國歌「愛國歌」(Aegukka)與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開場,先後排出華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序曲、德弗札克的「第九號交響曲」和蓋西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安可曲則排出比才「阿萊城姑娘」組曲第二號裡的「法蘭德爾舞曲」、伯恩斯坦的「憨第德」序曲,最後以傳統朝鮮民謠「阿里郎」(Arirang)做為結尾。在兩國的國歌響起之際,台下的觀眾起立聆聽。
馬捷爾不僅只是一位指揮,在這場音樂會裡他也搖身一變,成為幽默的主持人,在演奏每一首曲子之前,轉身為在場坐無虛席的觀眾解釋它們的創作背景(或者是在這場意義重大的音樂會裡為何要選此曲),更用他苦練已久的韓文向大家說:「請好好享受」。即使馬捷爾事先曾向記者說道「我們很謙虛,純粹是來這創造音樂的。」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這場音樂會在音樂以外的重大意義:現場觀眾中可以看到北韓副核子談判代表李根,坐在他旁邊的則是最近建議美國政府考慮針對北韓採取各種強制措施(包括動用軍事行為)的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或許是國情不同、或許是共產主義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特色,絕大部分聽眾都始終是板著臉孔、正襟危坐的,直到「阿里郎」一出現,台下冰凍似的反應才似乎有了融化的跡象。最後台下的聽眾不僅起立鼓掌長達五分鐘,也向台上的團員揮手道再見,而台上的樂手也以熱情的揮手回應,這個畫面相當令人感動,「在這一場音樂會之後,不知道還要多久,我們才有機會在這裡再一次演出呢?」很多人雖然嘴巴不講,但心知肚明,這不僅是空前,也恐怕是絕後;看看最近一年來美國與北韓並未稍減的敵對狀態,「紐約時報」所刊登的一句話所言不假:「這代表著北韓將走出閉鎖;不過,人人都知道,這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怪不得在音樂會結束之後,擅長面對大批媒體,也深諳用政治語言打高空的指揮馬捷爾也鬆了一口氣,「任務完成」。
DVD的第二部分則是名為「美國人在平壤」(Americans in Pyongyang)的紀錄片,紀錄這場音樂會從誕生到完成的種種細節,以及一些團員的心得訪談,共有52分鐘,筆者認為精彩程度不輸給音樂會本身。音樂會如前述是由北韓提出邀請,而紐約愛樂提出了一些條件:包括演出時必須有外國記者在場;這場演出向北韓全國作轉播;調整大劇院的音響效果;必須有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紐約愛樂八名韓裔樂手(他們的情緒激動,可想而知)不會碰到政治麻煩等。可想而知,行前有許多外交方面的煩瑣事物必須先做考量,其中某些事物雖然細微,卻考驗著美國與北韓兩方的政治智慧。看出來了嗎?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和演奏會上蓋西文的作品「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很像。這首作品不僅是由紐約愛樂舉行世界首演的作品,馬捷爾在演出這首曲目之前更向台下的聽眾打趣地說:「或許有一天,會有人創作一首『Americans in Pyongyang』。」此舉換來台下全體的笑聲與掌聲。
紐約愛樂團員訪問平壤的整整48小時都被排滿了,可以理解的是,他們都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當然這場音樂會是其中的高潮,但是除了它與先前的排練之外,他們還得參加北韓精心安排的文藝活動──2月25日晚間在萬壽台藝術劇場(Mangydae School Children’s Palace)的盛大演出,歡迎紐約愛樂樂團來訪(馬捷爾並且上台獻花);還有數場盛宴(北韓方面有不少政治人物參與),以及到達金元均音樂學院,與當地學生做音樂上的交流,還有馬捷爾指揮北韓國家交響樂團(DPRK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排練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以及華格納歌劇「紐倫堡名歌手」序曲等曲(其成員全部由男性組成),某些成員與紐約愛樂團員合奏室內樂等等。他們在這48小時的活動雖然都是音樂性的,嚴格說來並非政治性的,但他們周圍始終圍繞著媒體,除了有跟著他們一起來的媒體人,還有北韓方面的媒體。有趣的是,有媒體訪問這些接受紐約愛樂團員指導的北韓音樂院學生,問他們有朝一日會不會想要到美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去精進琴藝,他們回答,平壤的老師們並不輸給這些美國訪客,既然他們在平壤就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為什麼需要出外求學呢?
這份紀錄片透露出很多訊息,除了很多訪問以外,最重要的是讓我們一窺北韓這個神秘的國家。即使是看著城市的街景,那已經是很難得的體驗,要知道這是一個樂手獨自離開下塌飯店幾百公尺而已,就會被警察限制而叫著走回飯店,不准與市井小民聊天談話的國度,記者要進入北韓採訪要經過重重的審查和限制,團員們只能坐著遊覽車集體行動,北韓官方並且派出了許多「地陪」限制他們的行動;事實上在接到邀請通知不久,紐約愛樂在內部曾有一番激烈的討論,有成員認為不應該前往獨裁國家演出。即使如此,紐約愛樂的團員還是與接待人員相處得很愉快,並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說來紐約愛樂的團員究竟都是音樂人,而非政治人,雖然他們此次出訪北韓是當今困難度最高的政治冒險活動,但政治上的角力他們不懂,或許他們也不願意懂。事隔許久,或許至今他們也不清楚這趟北韓之行是否改變了什麼,但是樂團總監,也是祖賓.梅塔的胞弟柴林.梅塔(Zarin Mehta)在紀錄片的最後所說的這幾句話,或許也是大部分紐約愛樂團員的內心話:「我不知道,在我們離開了之後,我們的新朋友們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我很想知道。」



後記:
  
在平壤的演出之後,紐約愛樂依照約定必須在首爾加演一場,他們向首爾申請的時間為27、28日晚上。不過這由於這不在原先的巡迴行程之內,是臨時安插的;而偏偏南韓的藝術殿堂音樂廳原先分別在2月27、28日晚上都排定了演出,分別是德國萊比錫聖湯瑪斯合唱團和英國啟蒙時代管弦樂團。聖湯瑪斯合唱團的曲目是巴哈的「b小調彌撒」,啟蒙時代管弦樂團則是巴哈的「約翰受難曲」,因此陷入膠著。由於協調未果,紐約愛樂只好在28日的非假日下午(不是熱門時段),在兩場巴哈之間演出。




指揮家與樂團介紹

馬捷爾Lorin Maazel

指揮家、作曲家兼小提琴家馬捷爾是當今樂壇小時了了的絕佳典範。他於1930年3月6日出生於法國諾埃里(Neuilly)的美國家庭,隨後舉家遷回匹茲堡。馬捷爾在那裡受到音樂啟發,他是一位音樂神童,五歲學習小提琴和指揮,八歲就首度公開指揮學生樂團,11歲更登上紐約愛樂的指揮台,托斯卡尼尼在1941年邀請他指揮NBC交響樂團。不過馬捷爾並沒有因此而荒廢課業,17歲時他進入匹茲堡大學主修數學、哲學、語文與美學。托斯卡尼尼不僅慧眼識英雄,讓馬捷爾指揮NBC交響,而馬捷爾在當學生時也進入指揮是萊納的匹茲堡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
五○年代起,馬捷爾在義大利、德國等地,擔任許多廣播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累積更多經驗。1960年他首度指揮拜魯特音樂節,他的身份引起矚目,一方面他是第一位站上拜魯特音樂節的美國指揮,另一方面他是目前能夠站上拜魯特音樂節擔任指揮一職之中,最年輕的一位(30歲)。此外,馬捷爾的指揮履歷表更是洋洋灑灑一大串:1965-1971年擔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音樂總監;1972-1982年出任克里夫蘭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1982-1984年則接掌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音樂總監;1988-1996年擔任匹茲堡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1993-2002年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音樂指揮;2002年起馬捷爾成為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任職之後他率團多次巡迴演出,足跡遍布歐美亞,然而要挑出其中歷史意義最為深遠的巡迴,當然還是2008年前進北韓的亞洲巡迴。
至此,馬捷爾已經先後指揮過150個樂團以上,多達5000場的演出。除了傳統作品之外,馬捷爾也對提倡嶄新的當代作品著墨甚深,在他擔任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期間,他指揮過約翰.亞當斯「On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史帝分.哈特克「第三號交響曲」、梅林達.華格納「長號協奏曲」等作品的世界首演(或許這也與他是一位作曲家有關);同時馬捷爾也擁抱新科技,除了可觀的錄音傳世之外,在DG音樂會系列裡也與紐約愛樂合作提供錄音,讓iTunes使用者能獨家下載。
即將渡過80大壽的馬捷爾,在2008/2009年樂季於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一職退下,但他決定退而不休,對音樂還有充沛的活力,計畫於維吉尼亞州的自家莊園裡創辦Castleton Festival,提供年輕一輩演奏家、指揮家、聲樂家一個舞台,同時他也會設立指揮大師班與後輩交換心得。





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

紐約愛樂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管弦樂團。1842年希爾(Ureli Corelli Hill)在紐約市成立一支管弦樂團,那時稱為「紐約愛樂交響協會」,1928年,該團跟紐約交響樂協會合併,形成今日紐約愛樂的規模。一年平均有180場音樂會演出,目前已經累積了14000多場,這個世界紀錄至今尚未被打破。雖然與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等等來自美國各地的管弦樂團有所競爭,但紐約愛樂仍然擁有指標性的重要地位,不僅完成許多曲子的美國首演(包括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更參與許多經典作品的世界首演(例如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蓋西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等等)。

過去百餘年之間,眾多著名指揮於紐約愛樂發揮了自己的長才,同時也讓紐約愛樂更形茁壯,其中幾位聲名大噪的音樂總監及其任期如下:

希爾(1842-1847年)馬勒(1909-1911年)孟根堡(1922-1930年)
華爾特(1947-1949年)史托考夫斯基(1949-1950年)
米屈羅保勒斯(1949-1958年)伯恩斯坦(1958-1969年,1969年成為該團的桂冠指揮)塞爾(1969-1970年)布列茲(1971-1977年)祖賓.梅塔(1978-1991年)馬舒(1991-2002年)馬捷爾(2002-2009年)這期間克倫培勒、福特萬格勒、托斯卡尼尼、鄧許泰特等大指揮家也與紐約愛樂合作,留下許多動人的演出。
紐約愛樂不僅有光輝的指揮傳統,他們對於世界巡迴演出也相當積極。從1930年紀念該團75週年,由托斯卡尼尼率團前往歐洲巡演開始算起,目前他們的足跡已經遍佈五大洲,待過59個國家、422個城市,其中最晚近的一次就是2008年初的亞洲巡迴之旅,而其中尤其以在平壤演出最具歷史意義,這是美國樂團首度於北韓的領土上演出。
馬捷爾於2009年退下紐約愛樂總監一職,由阿倫.基爾伯特(Alan Gilbert)接任,開啟紐約愛樂嶄新的一頁,而他所面對的第一個大事,就是樂團在北韓演出之後,計劃將觸角伸往古巴與越南兩國,該團積極地扮演「文化外交」的角色不言可喻。目前相關的外交動作都已經在積極進行中,如果一切順利,紐約愛樂將於2009年10月赴古巴演出兩場音樂會(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之後,美國對古巴的制裁有所減弱,讓紐約愛樂前往該處演出成為可能)。另外,紐約愛樂也已宣佈預計在秋季亞洲巡迴的檔期,造訪另一個共產國家越南,在河內舉行兩場音樂會,其他會訪問的城市包括東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等地。

曲目介紹:
1. 北韓國歌「愛國歌」
National Anthem of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Aegukka"
2. .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
National Anthem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3. 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序曲
Prelude to Act III (Lohengrin)
Richard Wagner
4.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 Antonin Dvo?ak
5. 蓋西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An American in Paris / George Gershwin
6. 比才:「阿萊城姑娘」組曲第二號
「法蘭德爾舞曲」
Farandole (from L’Arlesienne Suite No. 2) Georges Bizet
7. 伯恩斯坦:「憨第德」序曲
Overture (Candide) / Leonard Bernstein
8. 傳統朝鮮民謠「阿里郎」
Arirang (traditional)


附加紀錄片「美國人在平壤」紐約愛樂北韓之行
Documentary. Americans in Pyongyang :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s trip to North Korea / director, Ayelet Heller



曲目詳細介紹:


北韓國歌「愛國歌」

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

華格納:歌劇「羅安格林」第三幕序曲
  「羅安格林」是華格納繼「唐懷瑟」之後,在1846-1848年間完成的作品,首演則是在1850年8月,由李斯特於威瑪宮廷劇院首演。這齣三幕歌劇在每一幕之前都有一首前奏曲(與過去的序曲形式不同),其中第三幕前奏曲表現出人間婚禮的歡欣與喧囂熱鬧,為第三幕的婚禮主題做準備。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如果您還對馬捷爾指揮技藝有所存疑,那麼聽聽這次帶有新意的「新世界」精彩演出,所有的懷疑將會煙消雲散。當時以卡內基音樂廳為主場的紐約愛樂委託德弗札克,而他寫出了這首「新世界」交響曲,而他之所以會到美國去,是因為美國方面提出紐約國家音樂院院長一職的邀約。他從一位黑人學生那裡得到印第安旋律的靈感,用在此曲的創作上,此曲於1893年完成,其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莫過於第二樂章的主旋律,由英國管緩緩奏出的「思故鄉」主題。

蓋西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1926年蓋西文訪問巴黎,開始醞釀譜寫「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時他已經因為『藍色狂想曲』與『F大調鋼琴協奏曲』而聞名樂壇),1928年他再度造訪巴黎,這次他在巴黎的飯店中構思而完成了此曲,他對這份作品的敘述是:「這個新作實際上是一部狂想曲性質的芭蕾舞曲,寫得非常自由,是我目前為止嘗試過最新的音樂。開始部分以典型的法國風格加以發展。我想要描繪來到巴黎的一位美國遊客在城裡漫步,聽到各種街道嘈雜聲,感受法國氣氛時所獲得的印象。」

比才:「阿萊城姑娘」組曲第二號裡的「法蘭德爾舞曲」
  19世紀法國作曲家比才為都德的「阿萊城姑娘」譜寫組曲,共27首,是演奏會形式的組曲。比才先從其中選出四首做為第一組曲,他的好友吉羅在他死後又從中選出三首,另外再從比才的歌劇中選出一首小步舞曲,共四首編成第二組曲。「法蘭德爾舞曲」是第二號組曲的最後一首,與第一號組曲的前奏曲相互輝映,只是它變成D小調的堅定步伐,逐漸發展且反覆,最後達到樂曲高潮。

伯恩斯坦:「憨第德」序曲
  「憨第德」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於1758年發表的一部諷刺小說,諷刺人們因為宗教、政府等體制而樂天。1956年,作家莉莉安.海爾曼(Lillian Hellman)將小說改成劇本,請來伯恩斯坦譜曲,雖然是百老匯歌舞劇,但伯恩斯坦在此顯露出不少十九世紀歐洲輕歌劇風格的痕跡,甚至套用一些傳統歌劇的表演形式,而他們藉此批判麥卡錫主義退燒不久的美國社會。1957年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將此劇序曲獨立出來於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使得它逐漸成為受歡迎的小品、安可曲目。

傳統朝鮮民謠:「阿里郎」(Arirang)
  阿里郎對大韓民族的每一個人而言,都有著獨特而深切的感情。它是一首傳唱超過600年的韓國民謠,不同版本因為各地而異,而目前最常聽到的是流行於首爾一帶,被稱為「本調阿里郎」的版本。在2000年的雪梨奧運,南韓與北韓代表隊的進場時都響起了這段音樂。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妞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